在中國蝙蝠是吉祥的象徵,因[蝠]與[福]音同;但在西方家則將蝙蝠視為邪惡的象徵.

蝙蝠是唯一真正會飛行的哺乳動物,全世界有一千種左右,台灣目前約有30種.蝙蝠不論在生態上或是經濟上佔有相當重要的地位,原因是牠大部分是以昆蟲或果實為生,對害蟲的數量控制上和傳送花粉,散播種子有相當的助益.另外蝙蝠的回聲定位能力,被研發展出聲納高科技產品,所以人類要向蝙蝠學習的東西很多,但首要的是先[認識牠,保護牠].

讓我們一起來探訪這些[夜空舞者-蝙蝠]

  

 

水社寮蝙蝠洞原為阿里山小火車的隊道,因為民國四十八年發生的八七水災,洞內土石坍方,造成隊道一端完全封閉.因洞內溫溼度適合蝙蝠棲息,繁殖,蝙蝠數量日益增多,形成人稱的[蝙蝠洞].

八十九年間,因各大新聞報章媒體,不斷報導該洞的蝙蝠訊息,造成大量人潮湧入,驚擾蝙蝠,造成蝙蝠數量大量減少.

嘉義林區管理處為保護蝙蝠洞,邀請東海大學生物學系林良恭教授進行調查,結果有台灣葉鼻蝠,台灣小蹄鼻蝠及摺翅蝠,並建議嘉義林區管理處設置方格狀柵欄,阻止人潮進入干擾蝙蝠生息.

九十年間嘉義林區管理處多次與附近山莊業者開會協調,達結合保育與觀光雙贏的共識,於洞內設置即時影像系統,並進行蝙蝠生態拍攝及活動監測.

九十一年將原水社寮車站重新整修,改建成全國首座以蝙蝠為主題的生態育解說站,運用最新科技將蝙蝠洞內即時影像傳送至解說站內的大型電視螢幕,並配合播放已拍攝完成的蝙蝠生態紀錄片---[夜空舞者],另設置解說看板,摺頁資料.

臺灣葉鼻蝠Hipposideros terasensis

特點:台灣特有種,僅次於台灣狐蝠之大型蝙蝠.夜行性,以大型昆蟲為食.多棲息在低海拔癈棄建物或隊道,棲息環境多為開墾地或次生闊葉林.成蝠呈黃棕色,幼蝠呈黑色.鼻部特化呈葉狀,其上具前額囊.雌雄個體 於恥丘上端均有假乳頭,以生殖期之母蝠最為明,可供幼蝠攀附用.

翼展:約60公分 體長:約15公分

喜灣小鼻蝠Rhinolophus monoceros

特點:台灣特有種,棲息時互相緊靠呈密集之群居性物種.夜行性,以昆蟲為食.棲息於低海拔之岩洞,隊道中.白天棲息時,個體間常相互緊靠,呈一密集之群聚數量可高達數千隻.鼻部特化,上鼻葉呈等邊三角形,中鼻葉具一楔狀突起,下鼻葉呈馬蹄形.

翼展:約20公分 體長:約5公分

摺翅蝠Miniopterus schreibersii

特點:因第三指之指骨特長,故又稱長指蝠或長翼蝠.夜行性,以昆蟲為食.分布甚廣,棲息於低海拔的岩洞至中,高海拔的森林地區.第三指之第二指骨長度約為第一指骨之三倍,故棲息時第二指骨及第一指骨反摺於翅內.身體呈黑褐色,腹面顏色較淡.

翼展:約30公分 體長:約7公分

 

    Q&A

  • 您知道嗎?蝙蝠不是鳥類?!
  • 蝙蝠和人類一樣是哺乳動物,牠和人類一樣會以乳汁哺育幼兒的恆溫動物,也是唯一會飛翔的哺乳動物.鳥類與蝙蝠最大的不同點是鳥類在身體上覆蓋羽毛,蝙蝠是身體覆蓋毛髮.
  • 蝙蝠是瞎子?!
  • 許多人認為蝙蝠在飛翔時靠超音波與回聲定位能力,就以為牠看不見.事實上,蝙蝠是有視覺能力,尤其會因種類的不同,視覺能力也有所不同.
  • "超音波與回聲定位能力"是什麼?
  • 蝙蝠在黑暗中飛行,利用超音波來定位物體,這是運用高頻率聲音及其回聲來辨別物體方位的一種定位系統.蝙蝠是以其喉部肌肉收縮來製造超音波,經由嘴或鼻子發射出去,再由耳朵接收,耳朵的形狀與大小能放大回聲.為了加強發射或接音波,部分蝙蝠的鼻子或耳朵演化呈複雜構造,因此有些蝙蝠看起來就長的奇形怪狀囉!
  • 蝙蝠吃什麼?
  • 蝙蝠的食性十分多樣化,有食果性,食蟲性.食果性的蝙蝠時常在植物間來回穿梭,因此成為許多植物花粉及散播種子的重要媒介.至於食蟲性的蝙蝠,單獨一隻在一個晚上的覓食甚至高達上千隻的昆蟲,其中也有會危害農作物的害蟲,對控制害蟲的數量極為重要.
  • 蝙蝠白天倒掛金鐘的在睡覺!
  • 蝙蝠白天大多用後肢倒掛在樹上或洞穴石壁上睡覺,到晚上才活動四處覓食.蝙蝠飛時的能量消耗很大.因此蝙蝠通常在白天進入沉睡狀況,降低體溫與代謝,以減少能量的消耗.人們進入洞穴造成空氣流動,溫濕度的改變和製造的噪音,會驚擾蝙蝠,其必須提陳代謝來因應這些變化.
  • 蝙蝠的繁殖?
  • 台灣地區的蝙蝠大多一年只生一胎,一胎只產一仔,並不多產.蝙蝠多在秋季進行交配,然後利用各種方法延緩懷孕過程;幼蝠多半在夏季氣溫較高,食物量較豐富時出生.母蝠外出覓食時,大多會將幼蝠留在洞內,此時幼蝠往往會擠在一起相互取暖.母蝠回洞之後會利用超音波及近距離的嗅覺觸覺找出自己的幼蝠哺育.

蝙蝠的好朋友-蝙蝠良..哈哈~~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小叮咚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