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天啊!出發前因為受到颱風,大陸冷氣團的影響,讓我們這一趟旅途出現了不少的不定因素。
林老師說,只要沒下雨,管他颱風或東北季風什麼的,我們都可以走啦!
好吧!老師都這麼說了,那就行李用手拿著,早餐用嘴咬著,
走吧!咱們出發吧!
這回要去的目標是-苗栗台鐵舊山線!!舊山線完工於1908年(民國前3年),在當年架橋技術未瑧成熟的情況下,選擇了讓鐵道繞經山路的挑戰,
雖然利用河流上游較窄的河床與較穩固的地基,架橋過河之問題得稍有解決,
但穿山爬坡的新挑戰卻也隨之而來.遙想當年物資,技術等之困乏,工程之艱辛可想而知,
然而先民不僅運用智慧完成了此項工程任務,並充分展現出人類超越自我的表現,
創造了同條(縱貫)線上前所未有的最大坡度,最大彎道,最高車站,
最高橋樑,最長鐵橋,最長隧道群....,堪稱為先民創造力之經之作.
一早集合後,佳良發現我們的小被子沒有帶咧!!??
因為晚上要住進苗栗的〔紙湖農場〕,林老師要我們帶著睡袋好在農場裡露營.
但,我跟佳良打算直接睡在我們的車上即可,這回不想再睡在硬邦邦的木板上了!
沒想到一早出門,匆忙之際忘了帶小被子,在這十二月的山區,夜晚可是會很冷的,會冷死哦~
所以佳良打算載滿了同車的夥伴後,先開回泰山去拿我們的小被子,隨後再自行開車到〔車亭休息站〕與林老師會合.
所以三台車便這麼分開,各自前往今天的目的地.
*薩克斯風製作工廠(左)野百合(中)孟哥跟著蓉姐練功(右)洛神花。
好不容易快趕到〔車亭休息站〕時,林老師原先說好要在休息站等我們的,卻又先走了,只好再改集合地點再會面.
下一個集合地點變成了〔后里車站〕,好在佳良有一台GPS,訂好后里車站的位置,
很快就到達了后里車站,也在附近找到了一個停車的地方,大家一起等待林老師和其他夥伴.
等待老師時間我們也沒閒著,蓉蓉姐開始教我們練習簡單的體操,
大家無一不專心的看著蓉蓉姐的教學,也一同動動身體當作是行前的暖身運動.
*八號隧道口的小黃花(左)很努力在拍的麗梅(中)后里車站(右)八號隧道口-大安洞.
〔后里車站〕是我們今天的起點站,〔后里車站〕是舊山線和新山線的交會之處,
雖然它不因新舊山線切換癈站,但原本古樸的站房卻要配合新站體而被拆除,實在可惜,變成了現在的模樣.
好~開始走舊山線囉!我們從舊有的鐵軌向前衝!
第一個遇到的隧道便是〔八號隧道〕,
八號隧道位於舊山線鐵路,泰安,后里之間,長度長度518.6公尺,南口南端至圳寮川橋為一段千分之二十五坡道,
地勢極為陡峭,當時柴電機車滿載貨物通過此隧道時,都得加足馬力,讓機車頭頂奮力冒出(地平線),
而該隧道南北兩洞口上都刻有<大安洞>的題字,滿有紀念價值.
我們在入隧道口前發現了一小朵小黃花,路程還沒開始多久,我們就為這個小黃花拍掉了不少記憶體啊!
本以為這一條隧道算是很長的隧道,但,林老師說,還有更長的隧道在後面等著我們呢!
而且,那條長的隧道可是有蝙蝠的哦~
哇~聽了真是興奮,好像快點看到稀奇的蝙蝠哦!
*鐵道旁的牽牛花(左)鐡道旁的佛手瓜(中)后里圳磚橋-合照(右)后里圳磚橋.
走出了八號隧道,我們在隧道旁左側處發現了一個小型的崗哨,以及一座古樸味十足的〔后里圳磚橋〕,
『〔后里圳磚橋〕西元一九O九年日人開發后里圳,西元一九一三年完成,引大安溪水源灌溉后里臺地大部份地區,
西元一九一三年,又在后里成立蔗苗養成所,后里圳水源更形重要,水圳遇山鑿洞,部份沿著山脈流貫,
沿岸林木茂密,景色怡人,縱貫鐵路舊山線鐵道第八號隧道北向,一出隧道即通過后里圳水道,
由於鐵路行駛火車,人員無法通行,特於隧道左方崗哨後面以磚砌小橋一座,即后里圳磚橋,供站崗哨兵通行.
小橋流水綠意盎然,富有古樸之美,入選全國歷史建物百景.』當地解說牌寫的.
今天的天氣好好啊!離開了寒流侵襲的台北市,苗栗的天空好藍,陽光好溫暖哦~
鐵道旁的一花一草,都讓我們停下了腳步,也用心的拍照留下回憶,
還在台北加班的翠玲來了一通電話跟大家打招呼,我們都很開心的跟她報告苗栗的太陽好溫暖,令人在寒冷台北的翠玲,羨慕不己哦!
*鐵道旁號誌燈(左)璟鈺和淑華(中)璟鈺(右)麗梅.
你看看啊~苗栗的天空很藍很美吧!叮咚可是沒有騙人哦!
佳良發現了鐵道旁的號誌燈,高度約有一層樓高吧!
大家紛紛爬上號誌燈的高臺,和這一片湛藍的天空,來個短暫的相遇.
*泰安車站(左)五爪金英(中)泰安車站(右)泰安車站站牌.
〔泰安車站〕月台上的雨棚柱子都是由鐵軌作成的,有的還清楚標示著<總督府鐵道部1905年出廠>的記號.
可能是1935年震災後的鐵軌癈物利用吧!1935年的大地震,許多人仍心悸不己.震央在關刀山(勝興旁)附近的<墩仔腳大地震>發生於昭和十年4/21清晨六點.
是台灣史上嚴重的一場震災,造成3276人死亡,12053人受傷,
從三義至豐原的這段山線更被震的柔腸寸斷,花了三年時間才重新修復完成.
地震後還修正了建築法規,禁止土角屋厝的興建,可見災情之慘重.
*中餐便當(左)黑糖挫冰(中)佳良烤吐司加火腿(右)鐵道豆干.
中餐我們一行人在〔泰安車站〕用餐,猶記得上回來到〔泰安車站〕吃著明明姐請的黑糖挫冰,那個記憶還猶新.
只是今非昔比,明明姐遠在台北養病,我們只好在苗栗替她吃著美味的黑糖挫冰,哇~真好吃!
蓉蓉姐買著鐵道豆干給各位山友品嚐,叮咚發現,哇噻!真的很好吃呢!
〔素健康〕林美玉老闆娘的手藝,真的不是蓋的,
她除了提供美味的黑糖挫冰,還有好喝的咖啡及美味的鐵道豆干,
她的店面還提供花卉,藝品,紀念品,還有簡單的解說介紹,真是一個不錯的鐵道小店.
佳良還在這裡表演了一小段<小明臥軌記>,引來大家的注意及笑聲.
*大安溪鐵橋(左)叮咚的腳正踏在鐵橋軌木上(中)麗梅跑到鐵橋邊邊拍照(右)大安溪鐵橋.
哈哈,又來到了魂牽夢縈的〔大安溪鐵橋〕了.說懷念是有點懷念,說害怕依然還是會害怕.
對於〔大安溪鐵橋〕叮咚有很多話想講,但,一站在鐵橋上,我的話全都沒了!只剩下,嚇!
雖然有了虎尾鐵橋的<震撼教育>,對於〔大安溪鐵橋〕雖沒有虎尾鐵橋的爛,卻算是最長的一座鐵橋.
我們行走的時候,正是東北季風來臨的時節,雖天氣好,風卻還是很強烈.
為了安全的考量,林老師要大家都走在鐵橋的左側,因為風從左方吹來,當我們被吹倒還可以倒在鐵橋上.
雖腳下有一條20公分寛鋼條,可以擋住一些往下看到深谷的害怕感,卻無法忽視左方空無一物的景象.
倒在右邊還有鐵橋可以躺,那左邊怎麼辦呢??左邊是空的呢!!
哎~伸頭是一刀,縮頭也是一刀,
和佳良拉起了二根登山杖像小火車般走了下去,開始學火車,起步走!
我們二人的步伐一致,口號也一致,一二一二的走下去,前方只有蓉蓉姐一人帶頭走,叮咚和佳良緊跟著在後,
走到了橋的一半,也花了十多分鐘,佳良走前面,他說他看著枕木看到發昏,一定要休息一下才行,
但停了下來,風勢就變的更大,叮咚站在橋上一直抖個不停,真的好冷,好害怕啊!
佳良休息了一下,便帶著叮咚一口氣衝向終點,呼~總算完成了這一段〔大安溪鐵橋〕.
哎~真是花了我們不少時間啊!
叮咚給各位一個小小意見,走在〔大安溪鐵橋〕千萬不要停下來休息,
雖然橋樑很安全,但,風很大會讓人害怕的走不下去,所以一定要一鼓作氣走完,千萬不可以停哦!
〔大安溪鐵橋〕是座造型優美的橋樑,是在每兩個橋墩上設一組鋼製桁架(俗稱花樑),
藉由鋼架的力量分攤火車施以橋面的重量,這樣下面的橋墩距離(跨距)便可加大,
也就不會在水中造過多擾流,減少了橋墩和河川的耗損.
〔大安溪鐵橋〕是台灣最長的花樑鋼橋,共有十個桁架,全長637.39公尺,
下部結構為混凝土砌塊石沈箱,橋座則由磚角石構成,可說是標準的力與美的結合.
*七號隧道(左)佳良在拍內社川橋(中)七號隧道-小葉鼻蝠(右)內社川鐵道橋-佳良.
通過了令人害怕的〔大安溪鐵橋〕,隨即進入了〔七號隧道〕,
這長達1261.36公尺的隧道,在民國65年鐵路電氣化時期,它又再度考驗著台鐵工程人員的智耐力.
因為當時的隧道淨空不夠,無法直接加裝高壓電車線,又因它兩端都接鄰橋樑,也不能以<軌道降低法>增加空間;
因此除了設法降低軌面外,還得把隧道拱頂部份鑿除,同時把內社川橋的南端承座降低23公分,
並調整橋樑上的枕木厚度,就這樣挪出60~70公分,完成了艱難的電氣化改裝工程.
這種<穿著衣服改衣服>的施工法,特別是在橋樑隧道接口的操作,己可成為全球鐵路的典範.
當年施工人員都利用夜間短短的四個小時逐段趕工,雖然造成當時列車誤點連連,
但四年內終於讓舊山線整段都電氣化,真的令人非常敬佩.
進入舊山線最長最黑的隧道時,迎面而來的冷風,讓人直打哆嗦,不知憂暗的洞裡會有什麼東西出現.
才進入隧道不久,前方的夥伴便喊,發現蝙蝠了!
尾隨在老師旁的叮咚當然也是加快腳步跟上,好一探蝙蝠的樣子.
哎喲~這蝙蝠怎麼..怎麼...怎麼這麼可愛啊!
我們發現這一窩大約十多隻的蝙蝠名叫-小葉鼻蝠.形體不大,大約人的一個掌頭大小,
十多隻本來都縮在一起不停的抖動著休息,因為我們太過於興奮的拿著手電筒和相機照著他們,
使幾隻東奔西跑的,實在很對不起,我們興奮過頭了!
在這一長條的〔七號隧道〕我們發現了好幾窩的小葉鼻蝠,真是好幸運!
離開了舊山線最長的〔七號隧道〕,馬上就踏入了〔內社川橋〕,
經過〔大安溪鐵橋〕的洗禮,這一小段〔內社川橋〕就不算什麼了,
雖不算什麼,但這一條小而美的鐵橋也是有著一段故事.
因為橫跨鯉魚潭,所以一般也稱做鯉魚潭橋.
原來的橋墩在1935年大地震中遭受嚴重的破壞,整個橋面都扭曲變形,
但又因橋的兩端都緊鄰隧道,無法像魚藤坪橋般移到旁邊重建,對當時的鐡道部技師來說,為一大考驗.
後來,他們採用最新的鋼樑推進工法,就在原本的橋墩中間架設新的橋墩,
並於其上設增強結構的鋼桁架,等到新的結構完工後,再將舊的橋體拆除,可說是當時工程技術的高度表現.
*蓉蓉姐帶體操(左)九重葛和隧道口(中)休息中的零食(右)鐡軌-麗梅.
當我們通過〔內社川橋〕後,便出現了〔3~6號連續隧道群〕,一直連到〔魚藤坪橋〕.
這四座連續隧道長度分別是511,48,237,228公尺,總長約一公里.
這幾個隧道原本是磚砌結構,但因在1935年大地震中嚴重受損,才改建成現在的混凝土結構.
我們走到三號隧道前,三位司機去把之前開到此的車子,再去接駁到最前站的三義,
因為要把佳良和林老帥放在〔后里車站〕的車開到〔龍騰斷橋〕那,
再把佳良的車停在三號隧道附近,才能完成這一回的接駁.
總之,這一段時間會很長,我們一群人只好在隧道前吃著零食等啊等~
等了一陣子後,蓉蓉姐開始在作暖身運動,
哈~正好可以打發無聊的時間,便又一群人跟著蓉蓉姐轉轉身體,扭扭手臂的消磨時間.
其中以蓉蓉姐還要大家試著閉眼睛單腳站立,站立不倒時間愈久,就表示愈年輕,呵.呵.大家有空試試看吧!看你是老了,還是依然年輕!
*魚藤坪橋-禁止通行(左)璟鈺留在橋上供人拍照(中)曉菊好像被關起來(右)龍騰斷橋.
〔魚藤坪橋〕算是台鐵最高的橋樑,高度有33公尺.33公尺有多高呢?大約有12層樓的高度吧!
這一座橋是因為隔壁的〔龍騰斷橋〕因1935年大地震震垮了,才不得己在旁邊再建一座新的〔魚藤坪橋〕.
佳良說,想要有緣踏上高度約十二層樓高的〔魚藤坪橋〕也是一件不容易的事,
原因是:
1.假日時,這裡警察會巡邏,不許一般遊客進入,
2.約十二層樓高的高度可不是開玩笑的,若走三四步就以為ok了,錯!走完全程才叫大膽!
3.風特大,要一個接一個緊接著走,互相有個照應,避免意外發生.
基於以上三個重點,可想而知,今天最大的難關除了〔大安溪鐵橋〕還有一座〔魚藤坪橋〕要突破.
起初在軌道中間有設置鐵片,所以可以遮住,往下看的到12層樓深的溪谷,
這時大家還可以嘻皮笑臉的,但走到三分之二,驚覺鐵皮沒有了!這一步一步踏下去時,
頭腦昏昏沉沉的,雙腿忍不住的發抖,手心開始冒冷汗,臉部更是沒有表情,
但,只有一條路,要就走過去,決不能回頭.(因為沒有空間迴車啊!)
前方有人說要停下來拍照,媽啊!叮咚和前後的夥伴大喊:不行!不行!讓我們過!過完你再回來拍.
前方的夥伴還以為我們在開玩笑,天啊!朋友啊!我們實在是不想停下來啊!
停下來的時間越久,心跳越快啊~再這麼下去,心就會爆掉的啦!
*龍騰斷橋(左)解說牌(中)叮咚和斷橋合影(右)曉菊和斷橋合影.
被譽為<台灣鐵路藝術極品>的〔龍騰斷橋〕,在九十年前興建的時候是由磚拱,鋼樑,鋼桁架所組成的,
可惜這種磚造拱橋並不適合設於大斷層上,因為其抵抗地震時反覆位的能力很低,容易在弱面產生剪力破壞.
今日我們仍能看到它北端六個,南端四個橋墩遺跡,並想像中間那條己不存在的美麗圓拱弧線,
不論從舊斷橋望新橋,或是依傍著舊橋的滿山油桐,都是鐵道攝影的最佳景點.
*蓉姐的晚餐(左)林老師泡茶中(中)蓉蓉姐在治療佳良(右)叮咚的小零食-泡麵.
晚上,大家紛紛到車亭休息站吃晚餐,不是吃休息站內的熱食,就是跑到休息站外的m當勞吃套餐.
而蓉蓉姐有帶爐子要煮素食的火鍋,所以到達〔紙湖農場〕時,蓉蓉姐也分叮咚吃一點素食火鍋裡的麻糬,
這麻糬可大有來歷哦!是蓉蓉姐到南庄原住民親手搗的麻糬哦!
加上蓉蓉姐帶的素酸菜,哇~那口感到現在叮咚還記憶猶新呢!
佳良因為在隧道裡吹到了冷風(他沒有載帽子的習慣,因為怕熱.)所以到〔紙湖農場〕時就開始頭痛不舒服,
蓉蓉姐就幫佳良按摩了一下,讓他舒服一點.
而叮咚也給蓉蓉姐按摩了一下背,因為我坐在助手座時,因不時的回頭跟後座的夥伴聊天,
聊著聊著,就扭傷了背部.(哎喲~人家不喜歡跟人講話不看著對方嘛!這樣才禮貎啊!)
經由蓉蓉姐的神手,背部的疼痛也平緩了一些,感謝蓉蓉姐出手相救啊!
按完我們二位傷兵後,蓉蓉姐繼續幫林老師按摩,
雖然叮咚跟佳良被按時哇哇叫的很大聲,但,林老師被按時,叫的比我們恐怖,
我想林老師故意的成份比較多,他身體那麼硬朗,怎麼可能叫的那麼可怕咧?
叮咚和佳良因為身體上的不適,就沒有參加孟哥的喝XO晚會,
洗完澡後,拿著小披子,回到車上,就呼呼大睡了起來!
這個夜很入眠,因為我們在星空的陪伴下入睡,再怎麼辛苦再怎麼累,疲勞瞬間就消失掉了!各位,早點睡啊!明天我們還要走到三義呢!!
*紙湖農場(左)紙湖農場主人-小彭(中)在散步中的孟哥(右)農場裡的咖啡樹.
紙湖農場一清早,大家動作就特別快,而且潛藏這一股安靜,優閒的氛圍裡....
是怎麼了?大家都沒睡醒嗎??還是夜裡發生了什麼不尋常的事情??
哎~是因為此回舊山線之旅少了一些夥伴,清晨就這麼平靜嗎?
或許吧!更重要的原因我想應讓是狗聲吧!!
農場主人小彭出現囉!看著他鼻孔塞了紗布,覺得很怪,
原來是小彭鼻子長了瘜肉,昨天才從醫院回來,就趕快跑來農場跟大家見面,
而農場招牌-樂樂,也暫時離開給原來的主人照顧幾天,所以我們才無緣見到樂樂一面,
樂樂沒來,小彭你也不用出現了啊!!啊~不是啦~
是,小彭你也就在家休養,這裡我們會整理乾淨然後離開的,安啦~這裡就像我們在苗栗的另一個家.
因為你沒有出現,那住宿費也就可以省囉!!??
*紙湖農場(左)林老師的六人超大蒙古包(中)忙碌的林老師(右)站在佳良車旁的蓉蓉姐.
〔紙湖農場〕前方的山區是〔神仙山列〕,好美的山陵線,尤其是今天的天空,藍的很清澈,
太陽照在白雲上的陰影呈現出淡淡的鵝黃色,這表示,哈!今天又是一個好天!
好天,好心情,
離開住宿一日的〔紙湖農場〕,祝福小彭心中的(森林大學)早日成軍,
也祝小彭身體健康,永遠無恙,好讓苗栗獅潭再放光芒喲!
*關刀山步道(左)關刀山(中)穗花的山奈-孟哥(右)穗花的山奈-百里香.
在我們回到昨天的〔騰龍斷橋〕前,我們會經過關刀山,
林老師讓我們下了車,站在〔穗花的山奈〕餐廳前,看看這一大片關刀山,
地震己是很久以前的事了,但這個地區能夠在災後站起來,顯示這裡居民(生命力)的強韌,
他們依著山勢,靠著舊山線鐵道,為自己地區的觀光各出一些力,
對於叮咚來講,或許這裡沒有別的風景區熱鬧,但130線的靜和美,卻是別有另一種風味.
我們穿過〔穗花的山奈〕走到屋後的花園,馬上就接到了〔關刀山步道〕.
〔關刀山古道〕是以山陵線為界,東邊為大湖鄉民私有土地,西邊為三義,銅鑼鄉原始國有林班地,在130線旁部份私人土地,山陵線原係設有森林防火道,也是在最早先民交通要道,
先民上山採取薯量,抽藤,割香茅,掙桑葉和在地鄰居民們大家交換工作的道路,
時代變遷工商業盛興發達,此道路荒癈四十餘年,92年初,由縣議員帶領鄉民整修開闢此道路.
古道總長6.5公里,聖衡宮至十份棟4公里,130至關刀山為2585公尺.
但因咱們此回行程沒有關刀山,所以林老師說只能走一百公尺就回頭囉~
要不是老師有限制路長,大伙一定會留戀忘返,不想回家了呢!
* 龍騰斷橋(左)吃點熱的補充熱量(中)鐵道驛站(右)由下往上拍魚藤坪橋.
回到了昨天的結尾處〔龍騰斷橋〕,佳良把我們放在這裡後就跟隨著老師將車子又接駁在另一個地方三義,
因為這一段路需要時間,在原地不動又會被強烈的風吹的東倒西歪,又很冷,
便跑到〔龍騰斷橋)的遊客服務處(美食區啦!)吃點熱的,喝點湯.
不要以為叮咚很混哦!我要去那裡找吃的東西之前,還特地去(管制區)看看〔龍騰斷橋〕的南端橋樑,
還站在〔魚藤坪橋〕下方往上拍,哇噻!從這裡才看的出,這作橋真的很高很高呢~
昨天怎麼會有膽站在上面,還呆呆的走過去呢?真奇怪,昨天是從那裡來的勇氣啊??
*竹竿城門(左)佳良和璟鈺築城門(中)大家出腳合照踏鐵軌(右)路邊的杆欄,居然是火車造型哦!
等佳良和林老師,孟哥都回來〔龍騰斷橋〕時,我們今日的行程總算正式開始囉~
開始前不忘用腳留下回憶的足跡,呵,照片上五雙鞋子是不是很有精神啊?
走沒多久,前方的夥伴發現了數根竹竿.
佳良看到了竹竿二話不說拿起來比試了幾下,一旁的璟鈺也拿起來玩一玩,最後變成了一道城門,
大家便開始在這城門下拍照留念玩城門城門幾丈高,三十六把刀,騎白馬....
奇怪?大家怎麼都不覺得在鐵道旁會有竹竿這作怪事啊?
嘻,不管了啦!叮咚也拿竹竿來玩(竹竿舞)吧!
噹~噹~噹噹~哇!大家的動作真是不順啊!怎麼跳的二二六六呢?
原來,要在怖滿小碎石的鐡道上跳來跳去,果然是很吃力的一作事!跳好就算了,跳不好可是會扭傷腳的呢!
*折返線/安全側線.
走了一陣子鐵軌後,出現了一條特小條的鐵軌,而且底下還可以讓人車通行!!
奇怪,又出現怪東西了!經由林老師以及蓉姐研究的結果,這一條確定是-〔折返線〕囉~
折返線平常是不會有火車經過的,只有當北上火車爬不上坡的時候才會倒退到這裡來,
利用長達250公尺,累積馬力,再奮力向前衝.
折返線是從〔167號誌站〕北端分叉出來的,此特殊的路線設計,目前在台灣也只有這處.
火車北上時靠折返線,而南下也有緩衝的設計,那就是〔安全側線〕.
〔折返線〕是為了讓北上的列車爬不上去時,有可(倒退嚕)的機會,
〔安全側線〕則是為了該下坡的列車衝太快時,有強迫煞車的空間.
這條坡度25/1000的上坡道有400公尺,如果列車煞車失靈的話,便可以衝往此條側線,
利用上坡的坡度強迫火車減速,以免兩輛列車相撞,一起墜落站外的〔魚藤坪橋〕.
*魏家湯板條(左)勝興車站站長(中)勝興車站門口(右)勝興車站合作社.
看過了〔折返線〕後,我們隨即進入了〔二號隧道〕,我們現在走進的隧道就開始吵鬧了起來.
原來,有很多人隧道的另一頭一直進入,隧道也因此吵雜了許多,
為了快速離開吵鬧的隧道,叮咚和佳良的速度不免加快了許多,
以致於錯過,在隧道裡的另一種蝙蝠,哎~好可惜!叮咚都沒有拍到照片.
沒關係!我還可以等夥伴們拍出來的照片,到時也可以好好觀看.
等叮咚一出〔二號隧道〕口才得知,原來是到了舊山線最高的一個車站〔勝興車站〕啊!
原來如此,才會一進入隧道就有那麼多人吵鬧的聲音啊!
叮咚和佳良來到車站就開始去找吃的東西(林老師說:中餐自個解決,到時再集合出發.)
一出勝興車站門口,眼神就直直望向對面的〔劉家板條〕,
張大哥和璟鈺二位快動作的,早就坐在店裡頭點著板條了呢!
叮咚和佳良也就跟隨張大哥的腳步,來吃一個客家口味的湯板條及鹹湯圓吧!
哇~真是好吃,客家口味道真是香啊!(感謝張大哥請我們吃板條,謝謝!)
後頭的夥伴也紛紛跟上來了,正好我們離開換他們坐上繼續吃,
大家真是團結用心,連吃飯都可以這麼有默契.
*勝興車站(左)車站合作社(中)曉菊和叮咚賣咖啡(右)好特殊的印章.
吃飽了,當然是到處走走拍拍囉!
叮咚逛著逛著,發現有個可以蓋章留紀念的地方,
拿著林老師發的講義,直接蓋在上面,增加講義的價值.(老師的講義叮咚都有留下來哦!)
蓋一下,哦!是油桐的桐,看來五月這裡可以賞到五月雪(油桐花)哦!
蓋一下,哦!是我們經過的龍騰斷橋樣式章啊!
蓋一下,哦!是勝興車站的紀念章呢!
蓋一下,咦怎麼有這個章啊? (印章上寫著:幹勝興車站 根本沒火車)
呵.呵.這可不是我寫的哦!是真的有這個印章哦!
勝與站最特別的地方可分為以下三點:
1.台鐵最最高點:勝興站海拔402.326公尺,是台鐵的最高點,站內還設有<台灣鐵路最高點>紀念碑作為標示.
2.山線上下行列車交會之處:勝興北距三義5公里,南離泰安8.6公里,因此成為山線上下列車的重要關卡.
3.特殊站房造型:傳說因勝興車站處於關刀山麓,被九座形似虎頭的山頭包圍,
建在虎穴中的勝興車站房為了避邪,乃在柱頭上特別設計了八卦和尖茅等造型,
屋簷下也作成鋸齒狀,期望以堅硬的兵器來破九虎.
*指示牌(左)土地公廟-孟哥(中)一號隧道口(右)土地公廟-大家合照.
在勝與車站與其中一位同行的夥伴告別,(他還有"亂集團"的活動要進行.)我們繼續踏上我們的旅程.
才走沒多遠,這裡的人聲己減少了許多,看來!
人真的只會出現在〔勝興車站〕走走看看,吃吃喝喝的,其餘的點就不會去走了.
當叮咚快走到〔一號隧道口〕時,忽然走出一位壯年人,他的身上背著一位老年人,
不知是他的誰,但,看著他辛苦氣喘噓噓的走出來,
叮咚想,隧道裡又黑又濕的,老人家一定不好走,這位壯年人的心腸真好,身體也很壯呢!
若要叮咚這樣背著老人家再從隧道走出來,可能會害人又害己啊!
自己都走不穩了,還會跌傷那位老人家.
〔一號隧道〕是歷經1935年大地震後,仍保存以紅磚砌成的一條隧道.
它全長230公尺,坡度高達26/1000,是台灣鐵路幹線最陡的一段,很多火車到這裡常會爬不上去.
出了〔一號隧道〕,蓉蓉姐發現了一片很美的景色,要我們趕快去拍,
這景就是上圖照片〔中〕的景色,一整片紅磚牆上還有一大片的芒草,加上斜梯,
我們大家紛紛各站一個階梯,一同和美景合照,真的好棒的照片哦!
再經過〔十六份坡〕,根據林老師的講義說〔十六份坡〕彎道是台鐡最有名的攝影點之一,
有許多宣傳照都在這裡拍的.咦!不早講,叮咚看了一下自己所拍的照片,好醜啊!
真是無緣,可能都把精力放在〔一號隧道〕口前的鈄坡吧!
再過來的路,就沒有用太多的心思去留意了~
走了二天的鐵道,腰部因為一直踩在不穩固的小石頭上,所以不舒服的酸痛了起來,
蓉蓉姐也有這樣的不舒服感,我們便說看到土地公廟了,到廟前休息一下吧!
沒想到,休息一下,眼尖的佳良和幾位夥伴發現了一個很漂亮的紅磚隧道,
大伙好奇的不得了!紛紛走到溪谷下去看個明白,
叮咚則是跟蓉蓉姐留在土地公廟前,看著樹形奇特的大樹,還跟另一種樹木共生在一塊呢!
想著樹怎麼扭曲的這麼特別,有的像蛇的樣子,有的像是觀世音菩薩像呢!真的好神奇哦~
沒想到休息也是一件好事,還可以發現特別的大樹以及復古的紅磚隧道.
*蓉蓉姐(左)舊山線終點的合照(中)璟鈺也感受一下蓉蓉組的按摩功(右)舊山線終點合照.
末段的路程,越接近三義越越是有人氣,
一會兒經過一個平交道,一會兒經過小鐵橋.後頭還有一段鐵道不見了,過了一會兒又出現了!
到了末瑞時,來到了一座紀念公園裡.
看著像是縮小的〔龍騰斷橋〕和〔鐵軌〕前合影留念,結束了這一趟台鐵舊山線復線前全線連走,
叮咚心裡的os是,總算是結束了!
因為,鐵道真的不是人走的,只要給火車走就好,人!沒事就不要去亂亂走啊~
鐡道上的小石頭,讓人走快也不是走慢也不是,走久了,腰部比腿還要疼痛,
但,舊山線也有很多好玩的事物,
像是有高度約有十二層樓高的鐵橋,有很復古的火車站房,有用來練習平衡感的鐵軌,
還有那漂亮的紅磚牆,以及連續式的隧道,滿適合大家有空單點的一一突破,
若要一天走完,那可是會讓人腰酸背痛的哦~
不過,來一趟用雙腳走出來的鐵道之旅,也是叮咚的新體驗哦!
下回叮咚要靠自己一個人的力量,再次挑戰〔泰安車站〕的〔大安溪鐵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