要見一面,不容易,
未來,想再見一面,更不易。
一直告訴自己,別悲傷,這次要好好告別。
見到家屬,要給一種加油的表情。
怎料?!一進現場,眼淚就在眼眶裡打轉不停。
禮儀人員相繼給現場各位交付面紙,我則不用~
因為我自備好一大疊,隨時在擦拭。
公祭敬禮時,答謝敬禮被我換成了擁抱和輕拍後背。
因為我哽咽到說不出話來!
只因一句:媽媽之前,常跟我提到妳!
想想我們最後一次對話,就停留在不久前的新年賀喜,祝福彼此平安~~~~
這個祝褔,不是在不久之前而已嗎??
不痛了,不用再擔心了,
開心地~去做位美麗天使吧!我親愛的好友~!
上面這一段,是叮咚在當天在FB所寫的話。
寫這段話時,正好離開了懷愛館,到中正紀念堂走走繞繞的時候寫的。
邊哭邊寫,身邊的陌生人或許會覺得:這個人怪怪的吧?!
但有趣的是,身邊不時有小小朋友會從我身邊經過,
發出聲音吸引了我的注意,叮咚也會善意回應他們,呆呆的笑了一下。
那又哭又笑的樣子,應該很呆吧?!
自從叮咚在前一個公司退休後,就和這位友人久久才用LINE連絡一次。
而且每次連絡大都在逢年過節時,都是互為對方祝福的話語。
叮咚知道她在經歷化療的階段,反覆且很長一段時間了。
不敢說出祝福健康的話,只能說要平安,要開心哦!!
期中沒有她的消息,其實心裡是踏實的,因為沒有消息,就是好消息。
只是今年農曆年開工後,她的LINE傳來了:[我是她女兒,媽媽在2/1時離開了~]
天啊~在工作時間得知此事,坐在辦公桌上的我,眼淚止不住的一直流。
回想我和她相處的方式,就像是母女間的感覺。
以年紀來講,她就是我一位敬重的長輩。
不像一般客人,即使再熟,也大都是點頭之交,隔著櫃台談天說笑著。
和她我會繞過櫃台,到前方和她互握著雙手/有時搭著肩,聊著天。
其實叮咚很少會握著別人的手,自然的聊著天。
很怪,不是很熟很親的人,我不會這麼做。
所以在她女兒說那句:[媽媽之前,常跟我提到妳~]
我聽到這句就不行了,叮咚何德何能可以讓一位長輩記在心裡唸在嘴邊的啊~
出發前,準備的奠儀。
(到了會場交付禮儀人員時,又被包了個紅包交回,原來家屬不收。)
很久沒到二殯(台北市懷愛館),光想著要騎車去,卻忘記事前查詢停車問題。
還好這裡有專屬停車場,停機車很方便,費用是10元/小時。
汽車也沒問題,除了這裡之外,一旁還有辛亥路高架橋下停車場可停。(機車不可停)
太久沒來了,在這裡尋找了一下,找了一陣子才找到景仰樓。
其實來這裡也不會想逗留太久,自然記憶也不深刻。
每回感覺這裡~是個負能量的地方,光是辛亥隧道的傳說就不少了,
但反過來想想,這裡也是最後和亡者見最後一面,好好告別的場合,又何謂是負能量的地方呢?!
進入現場,先家祭,再來是佛教師傅誦讀經文。
家祭時,光是聽司儀輕柔的中文致詞,家屬感謝的字句,叮咚的眼睛就開始模糊了。
再來看著友人的遺照,心裡想著:[家屬選這張,真好!她笑起來的樣子,很開心!]
叮咚的眼淚,就開始流了~
佛教的儀式雖然是無止盡的經文,但觀禮者可以坐著聽。
相較於上回的殯葬彌撒時站時坐,時唱詩歌時回應,這樣對我的老腰~友善了許多。
但~對我的眼睛卻不怎麼好。
為什麼會有差別呢??
就差在我和亡者友人的關係吧!!
最後公祭時,公司行號先祭拜,再來才是友人們倆倆相繼捻香鞠躬。
在家屬回禮時,叮咚沒敬禮直接去抱抱女兒,輕拍她的背。
想說點加油的話,但~話說到一半,就忍不住紅了眼眶。
當她說了那句:[媽媽之前,常跟我提到妳!]
我便哽咽的說不出半句話,只好邊哭邊說:[再抱一下!]
抱歉~害她本來只是紅著鼻忍住了淚,卻又開始流了~
很多人說佛教的告別式,是悲傷的。
或許是吧?!
但叮咚覺得那是跟亡者的親疏度,而有所差別吧!
再怎麼勇敢,在這一刻都化成了淚水。
哭,也是宣洩情緒的一種方法,哭過後就能激發再度出發的力量。
再怎麼不捨,也要學會"放手",懂得"捨得"。
再見了,我親愛的友人。
在我心裡,妳總是笑著臉對著每個人。
即使是自己不如意的時候,即使是自己不舒服的時候,
總是笑笑著,牽著我的雙手,給我親切的問候及祝福。
現在,換我祝福妳了~
祝福妳,不痛了,不用再擔心掛念了,開心的到另一個國度做一位愛笑又美麗的天使吧!
#台北市懷愛館
#台北市立第二殯儀館
#二殯
#告別式
#祝福
#美麗天使
#叮咚的小天地
"台北市立殯儀館(懷愛館)"的地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