參觀日期:107年11月09日(星期五)
國順公園 台北市大同區昌吉街133號
24小時開放
改變成真 大同再生 舊城新風貌 國順里第一座公園誕生了
在大同區民眾殷殷期盼之下,一座具有地方米食特色的公園-國順公園終於誕生了!工務局公園處全力協調地主達成艱鉅的徵收任務並順利完成施工,目前國順公園已開放使用,台北市市長柯文哲今(10/8)日特地前往視察公園闢建後情形,與現場里長、民眾一同體驗這座城市小綠洲。
位於台北市大同區昌吉街131巷旁的國順(大同388號)公園預定地,原既存有17間建物,其中9成以上土地為私人所有且產權複雜,經公園處歷經近一年時程與地主及當地住戶溝通協調,最終順利取得土地並拆除地上建物,進場闢建為公園,成為國順里第一座美麗的公園綠地,並正式更名為「國順公園」。
柯文哲市長表示,臺北市政府近期為西區軸線翻轉,也積極推動大同再生計畫,而今日所訪視的國順公園,也是大同再生計畫中一個很重要的子計畫;如同大家所知道的,大同區長久以來為台北市綠地最為缺乏的一個行政區,經當地議員、國順里陳里長以及地方居民多年的努力與本府同仁的努力協助,終於得到市議會支持同意編列約6億5千萬元的預算,為這個區域爭得了一片都市綠洲,並得以在今年開始開闢,讓北大同區的整體環境品質得以進一步的提升,讓這座公園成為有故事、有溫度的城市小綠洲。
工務局局長彭振聲表示,這個公園自民國90年都市計畫劃定為公園用地以來,始終未徵收開闢,一直到臺北市政府訂定大同再生計畫、編列經費徵收土地,進行公園規劃設計及施工,如今很榮幸見到國順公園的完成。台北市未來4年將更致力於公園綠地「量」的提升,預計新闢建43處公園綠地廣場,將增加35.41公頃的公園綠地,並提升綠資源的可及性;同時要針對現有公園綠地「質」的提升,預計整建26處公園綠地,提升67公頃公園綠地的休憩品質。
公園處處長黃立遠表示,國順公園位於曾經繁榮一時的草埔仔的米食產品的發祥區域,而米食文化是本區自台灣日據時代前為稻米的生產集散地而一路傳承下來的,另大同區在台北市的都市更新發展中,相對是較為緩慢的。黃處長進一步表示,公園處為完成這項任務,公園先期規劃已於105年3~9月間辦理15場系列性民眾參與式工作坊,邀請不同年齡層/族群參與,探討對公園使用需求之差異性,地區民眾踴躍參與,提出具有地方辨識性及具地標顯著性之建議,以規劃這個公園。
公園處工務科科長洪鳳琴表示,國順公園中設計有米食文化造型牆、生態水池、兒童遊戲及體健場區、活動廣場等,公園面積雖只有1600平方公尺,然而可提供各年齡層多樣性的活動需求及重現當地的文化及歷史記憶,現在已完工開放使用,歡迎市民朋友前來體驗及感受。
大同區國順里陳穎慧里長表示,經過60年漫長的等待,感謝台北市政府終於將老舊的社區開闢成全新的綠地,成為國順里第一座公園。國順公園為社區中難得的綠地空間,公園內有小廣場,可以舉辦小型里民活動,兒童遊戲場設置一座溜滑梯、旋轉桿,亦有提供老人的體建設施,讓大朋友、小朋友在這裡都可以使用這個公園設施。這座全新完成的國順公園,為里民提供一處公共聚集並富綠意的休憩場所,拉近人與人之間的距離,增進社區情感,對周遭環境景觀和生活品質的幫助非常大。
國順公園提供當地居民清爽、愉悅的林蔭公共活動綠地,在周圍喧鬧擁擠的交通中,勾勒出悠閒的都市街邊美景,大同再生計畫又再一次成功地展現在大家面前,讓我們一起來體現舊城區新風貌,看見台北的改變成真。(此段摘取自網路)
這算是台北市近期新建設的特色公園,主要是結合當地文化故事及兼具生態休憩的公園。
剛好在叮咚公司附近,所以找了一天騎車過來看一看,參觀一下。
雖然範圍不大,但鄰近大稻埕迪化街,以及大稻埕碼頭,大家可以排個一日遊在這區域。
一直玩到入夜後,這裡還有入夜才開始擺攤的延三夜市,可以吃美食,
這樣一日遊的深入旅行,可以讓旅客感受到大稻埕這區域所帶給人們一種舊城區新風貎的感受。
忽然想到,在台北大稻埕,有許多中外人士很喜愛大稻埕這區的舊建築與新創意混合的氛圍。
這種新與舊不衝突的融合,讓他們感受到台北在努力發展經濟的同時,又能保留舊時文化的美。
而國順公園算是一個迷你版的小縮影,一個小角落也在努力說著它自己的在地故事。
再次說明,這裡真的很小,所以有到這附近來時,再將它納入順遊景點哦!
公園的沿革,都標註於此。
看過一遍後,叮咚才知道大同區的綠地很少啊?!
而且這公園還歷經20年的努力,各方奔波及努力後,才建立於此。
這區是給大小朋友都可以同樂的遊具,還有草坡,可以讓人體驗溜滑梯的感覺。
看著這一大片的綠草地,其實給小小寶寶攀爬學走路,也都很適宜。
比較讓我不太明白的是,上圖右邊那紅色的遊具,是要怎麼坃啊??
這公園雖小,但是還是有區有流水的小池塘。
真好,池塘文化,己經在北部都市裡,漸漸少見了。
如今有個小地方,看爺孫一起同樂,這真是美好的天倫之圖,您說是不是??
上圖那雙免子是叮咚帶來拍照用,用來比對大小或是增加主題色彩用。
前方一點,還有一個木製的粿板,也很大一座哦!
說不定,這一個還真有用來做粿過呢!!
不對?!這個壽字就不太對,呵~所以,這應該是造景用啦!
原在此地的紅磚屋,這回也保留下紅磚,重砌成如上的磚牆。(有點像是迪化街的縮影)
其實這些紅磚上,都有秘密編號,例如:S,TR等等編號。
您知道這些編號代表什麼意義嗎??
叮咚就不多說明了,留待給大家來思考一下吧!!
池塘雖然小小的,但靜靜坐在這個角度看過去,也別有一番特色。
池裡的蓮花,清新脫俗,讓人感覺到平靜。
龍一直是傳統藝術中很重要的一個圖騰。
在各個方面,都可以看到龍的圖型。
在吃的,在廟宇,在書籍,畫裡,在公園這裡也看得到,更有那傳統的感覺。
各位好朋友,叮咚就記錄到這裡囉!!謝謝大家的欣賞。
"國順公園",位在台北市昌吉街上,近延平北路三段交叉口附近。
它是台北市大同區第一座,具有米食文化的公園。
雖然面積不大,但有米食文化的磚牆,生態水池,活動廣場,兒童遊憩及健身專區等等。
米食文代磚牆上,可以看出有號碼的磚,這些號碼代表著那裡出產的紅磚。
有大型的木製粿板造景,以及"招財進寶添丁"字樣粿板的窗花。
生態水池裡有魚兒,也有秀氣的水生植物。
還有舖滿人工草皮的斜坡,有溜滑梯,旋轉桿,也有適合老人家的健身器材。
這裡離延平北路三段的延三夜市很近,用餐後,也可以到此地順遊走走哦!
"國順公園"的地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