體驗日期:105年11月12日
體驗時間:AM12:35~PM02:15
台北市客家文化主題公園 台北市中正區汀州路三段2號 02-23691198
指導老師:洪明照老師
這一篇也是叮咚的回顧文,主要是帶蛋白二兄弟到台北市客家文化主題公園體驗手做鳳梨豆醬的過程。
當年十月份時,叮咚個人有去學做"冬瓜豆醬",覺得蠻有趣的,所以這回帶蛋白二兄弟來。
這也是要事先報名的,屆時再依時間報到。
如何自己手作鳳梨豆醬呢?!就依以下的照片來學習吧!!
照片裡有拍到老師做的簡報,內容就很清楚了,叮咚就不多做說明了哦!
台北市客家文化主題公園,每個月份都排有不同的體驗課程,真的很適合有興趣的朋友參與。
每個活動其實是沒有限制年齡的,但是對於年紀小的小朋友則需要大人的陪同哦!
提前到達報到的文化館,所以叮咚先帶蛋白二兄弟先來看一下特展的部份。
這次的主題,是做豆腐乳哦!!
其實在叮咚的想法裡,豆腐乳的口味應該沒有幾種。呵~
像是辣的,不辣的,麻油口味,紅糟口味等等,腦袋裡只有這幾種口味的想法。
看過這個特展,才明白。
原來做豆腐乳用各式食材,其實是都可以的。
只是做出來是什麼口感呢??叮咚其實更好奇啊!!
這張照片是事後,叮咚請洪明照老師和蛋白二兄弟一起合影留念。
準備囉!!要開始上課囉!!
每個人先拿一個鍋子,接下來操作時會使用到它。
準備的食材如上圖。
大家別急,稍後叮咚會PO上更明確的食譜。
老師事先己為鳳梨去皮切成四分之一塊的大小。
這是很少見的米粕/豆粕。
老師有說過,這是他在南北貨店家買到的米豆粕,是由米及豆二種做作的粕。
而且份量不多,從我們做過冬瓜豆醬及鳳梨豆醬後,他就會用光囉!
若只能買到單種的米粕或是豆粕,其實都可以的哦!不一定要用這種二種混合的粕。
還有糖,鹽以及甘草片。
洪老師在講解囉!
大家要看好以下照片的內容哦!
食譜材料就如上圖照片囉!!快筆記寫下來吧!
緊接著洪老師示範一次,大家都很認在看,在學習中。
老師示範完畢後,就換大家自己手作一次囉!!
切鳳梨這個動作比較危險,所以由叮咚來操作。
叮咚先切一些鳳梨心下來,再改刀橫切鳳梨成塊,約二公分的寬度。
再來混合好鹽以及糖後,放鳳梨再一起拌勻。
等候一下,讓鳳梨開始出水。
玻璃瓶要先用少許的米酒沖洗一下,一來消毒殺菌,二來也滅少水洗玻璃瓶後尚需待乾的時間。
接著就把米粕及甘草片一片先放進瓶底。
再一層鳳梨,一層米粕,開始堆堆疊起來,中間還可以再放一些甘草片。
白白很認真的吃鳳梨心。呵~
哥哥則很用心的在裝罐中。
裝完鳳梨後,有剩一點空間也沒關係,會再出水,留一些空間也好。
在再頂端再淋進一些些米酒,確保沒有細菌的殘留。
再蓋上一層塑膠袋,再把蓋子蓋上去。
蛋蛋做了一罐,另一罐其實是叮咚做的,由白白來拿著擺姿勢拍照。呵~
感謝洪老師的教學,經過這二次的學習,叮咚對於冬瓜/鳳梨豆醬總算有個底了。
只要買到豆粕或米粕,其他只要拿當季的食材水果來醃製,其實就沒什麼大問題了。是不是?!
大家有機會,也來試作看看哦!!
和老師道謝告別後,叮咚帶他們到公園的戶外走走,玩一玩。
蛋白二兄弟對於這個水撲滿,特別有興趣。呵~
回家再把成品再拍一次。
看著看著就不自覺的開心了起來,因為它們三~四週後,一定會變得很美味。是吧?!